1 我固执的要求巴巴提富商到他的海关仓储去。巴巴提在我的坚定下,终于答应我打开他那堆满货物的大仓储。
仓储之大,远比我想象中更甚。难怪在利雅得时,阿拉伯人吹嘘巴巴提的公司以及他的著名度,相等于中国的海尔。
其实,在我的内心处,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这种等同。海尔是集生产与营销一体的实体,而巴巴提公司是以营销为主,所有几百种家电无一不是从中国等新兴国家中oem而来的。
2 走在仓储的车道上,从产品的外箱上可以明显的看出生产地。Made in china 中国制造如灿烂群星一般的在眼前晃动着。
曾几何时,中国制造以其价廉物美的亮丽身姿,一路杀进全球市场。其数量之巨,范围之广,势头之猛,堪称波涛汹涌。
我是夹着这一路波涛一路奔来的。我清楚的明白,这美其名的亮丽,其实是产品价格的超级低廉。而在这低廉的背后,是借着巨大劳动力的优势,产品的低档化,品牌含量的缺失,以及同质化超低价行业的相互恶斗。
记得我还在中学时,国门就洞然大开。大洋彼岸首先而来的是倾倒在这片古老大陆上的牛仔裤与可口可乐。被砸醒的国人,从此在开放中改革自己。
那时,由于意识形态歧视所造成的市场准入制约,以及全民创业的老百姓经济的局限性;中国制造必然的最先涌入了低门槛,低资本,低技术的日用消费品的生产领域,随之而来的是低档化倾向,和普遍的低价竞争。
这一朴素的商业生存学,造就了十几年中国制造的辉煌奇迹。 我们以为自己光辉灿烂了。我们收获着来自全球的赞誉,我们享受着各种标志性数据的曲线高扬,我们似乎注定了站在世界商业的辉煌颠峰。 回望:喜悦,庆典,礼花。
07年底时,我从卡塔尔转道中东,半个多月的市场行程,我在体味这些理所当然的关键词时,殷殷的感到,辉煌背后的黑影。
3 08年,是我,也是你,最难已忘记的一年。 雪灾,藏乱,出轨,地震,洪灾,股灾。几乎这些,还远远不够。
6月,浙江飞跃集团因资金链断裂,向政府申请破产。接着,华为开始裁员上万。广东某台资鞋厂6000多员工失业。。。一阵接一阵刺耳的警报,拉响了中国制造企业08之痛的山雨欲来。 7月,中国最大的注塑鞋生产基地温岭市政府公布,500家鞋类生产企业中约百分之二十停产或倒闭。中国家电之都宁波慈溪市,一万多家小家电企业近半数处在亏损边缘,命悬一线。
灾难,开始降临到中国制造企业。
我所处的地理位置,正处在这次灾难的中心。我此次远行中东,实际上只是解决企业灾后重建的一部分补救。
在路上,我一直都在思考着这么个问题:冰冷刺骨的“后天”何以突如其来?
记得以经济大家吴敬链先生为代表的一群经济学者们,普遍以为是,人民币的升值,银根紧缩,成本上升,出口退税率下调,次贷危机等,以及来自倾倒牛仔裤的那个国家的金融风暴,才引起的这场灾难。
我对这些冠冕堂皇的言论,依然不敢苟同;就如同我怎么都无法认同阿拉伯人把巴巴提与张瑞敏等同一样。 我甚至可笑并轻率的以为,这灾难根本就是一杯渐进中积累的苦酒,而并非毫无症兆。急转直下的恶化,是中国制造走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必然,是久已深埋着的痼疾的总爆发。只是,学者们所说的论调,是数条一齐引爆的导火线。
长期以来,这种超低价神话连续成功,使企业生存发展上的价值理念发生偏离,致使中国制造在相当程度上,患上了低价依赖症,并一如吸毒一般难以自拔。
4 在我走完罢巴巴提富商5至8号仓储之后,我相信我的可笑与轻率在理论上有一定根据的。 在仓储地,我看见了一连串次新国家的名字,完全是几十年前中国的影子。 印度,越南,埃及,巴基斯坦,土耳其,苏丹等。
我更惊奇的发现,我的同类家电产品有来自印度制造的大量仓储量。在我花了整二天多时间,对巴手下的销售人员深追问中,才终于明确了自己初来时的担忧和猜想。 巴巴提已经逐渐的将大批订单转移,下到了那些所谓的次新兴国家中去了。订单转移的原因很简单,上述国家的同类产品所生产的成本比中国大约低百分之十以上。
难怪我在这二十几天的协谈中,如此的艰难困苦。谈成了一块索然无味,而又难以下咽的鸡肋。
5 作为后工业化国家,中国制造这条路,是一段走向出席国际化盛宴门槛的入场券。建立在低附加值,劳动密集性,传统产业基础上的国际化进程,从长远看,跌入内外交困,进艰两难的境地是必然的事。
于是,在中国,我们,如何以技术,品牌,营销,创新为价值取向,最终使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,也是阵痛之后的必然。
从来就不存在什么能够隔断历史,而获得捏磐的。任何发展都将是一个螺旋式提升的生动过程。 我相信,这是一种辨证的因果相依的关系。
好在,我们痛了,才知道重生!
 
 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