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小弟启明的安排,托在西安的好友马强提前的给我买了去乌鲁木齐的票。就便这样,在我15日到达时也得第二天才可以走。 这样也好,使我重能在十几年以后,重品这座历史古城。
马强是陕西师范学院的人文学,宗教学的副教授。他对人文宗教有着相当深的造艺,前几年就已经完成了博士学位。 由于启明的委托,马非常周到。车行至商洛时便来信息确定,晚上一定来家吃饭,并住下。
马的家在西安高新开发区里,学院配售的商住楼;面积很大,有一百多平米。大厅最醒目的是二口大书柜,上百册的书籍全是有关人文宗教学说,没有半点的虚假。震得我晚上和马谈及人生信念和宗教时,不敢过分玩世和低俗;整的自己也象个学者。所谓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,有一定老土的道理。 我住的小间,马妻怕我冷,通上电热毛毯;我笑侃待遇如宾馆。一夜温暖。
第二日上午,与马一同去了他的陕西师范学院。由于天尚在下着细雨,加上西安的暖春又来得迟,所以漫步校院走道,还有些雨中尝冬的味道。 院道两旁多树木,花草。此季都在半醒半眠之间;有几许等不及的灌木,枝头绽出嫩白的花儿,点缀在园内格外的耀艳。
马日,陕西师范学院在西北校区里,可以算得上环境最优美的大学了。特别是拱形石雕正对面的那座图书藏馆,名副其实的属于最大的藏馆了。 迎面望处,果然古朴溢出凤雅;那种典雅的建筑确实散发着大学问的冉冉气息,就连在雨天里也掩盖不住她那至高无上的庄严来。
或许受图书藏馆气息的感染,回头再看两旁的园景;虽没有百花齐放,春色满园;但怎么看都可以读出一种文明和高贵相结合的自然融体。 这使我再次的想起马强和他的几百册的书籍来。
唯有此刻,我突然明白自己这个所谓从经济区走来的人,心中那个一直以来解不开的结。 原来自己居住的那个小城,以及周边的一个暴发小城;虽然都有着几千年的古文明发源地,或者几千年陶越文化的集散地;但是都被这些年来的经济浪潮冲击得体无完肤,早已是失去了文化的根基,淹没了曾经那样辉煌的文明。 我们所缺欠的,恰恰是眼前所看到的这种文明和高贵相结合的融体。
我在前几文里所提及的[想念彼德大帝],[读书的困惑],以及[慈溪印象之一]所思考和忧虑的东西,原来就在于此。 |